举报查询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他评论
  3. 政务新媒体不能只想着涨粉

政务新媒体不能只想着涨粉

发布时间:2021-01-15 17:00 分享到:

沟通是一门艺术,在网络上和公众打交道更是如此。

前段时间,杭州女子来某某失踪案备受关注。杭州市公安局在侦查终结后,决定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情况。但在发布会开始前,某地公安官微却预告称:“各位,小板凳坐好”。该言论旋即招致网友批评,认为这种“吃瓜看戏的态度是对死者的不尊重”。

类似的事件促使人们思考:政务新媒体如何同公众打交道?网络舆论场上,政务新媒体应该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说到政务发布,在传统印象中往往严肃有余、活泼不足,总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

近些年,许多政务新媒体“改头换面”,不断探索通俗易懂、生动鲜活的表达方式,拉近了与网民之间的距离,也取得了事半功倍的宣传效果。

不过,在追求“接地气”的过程中,一些政务新媒体却只顾着“耍宝”“卖萌”,一门心思冲着流量去,背离了政务的初衷,变得过度娱乐化。

有的账号盲目追求“10万+”,公众关心的政务信息却没发几条;有的不分场合“抖机灵”“说段子”,对网友提出的问题却视而不见;有的账号发布与工作无关的泛娱乐化信息,心灵鸡汤、养生健康等内容比例居高不下……

现实中,由此引发的舆情事件也不少。比如某市文明办工作人员擅自用官方微博为其喜欢的明星“打call”,把政府公众平台当成自己的追星阵地。

又如,在某地公安局官微在案件通报中,使用嫌犯“展现男子气概”“值得同情”“自古奸情出人命”等带有错误价值导向的用词表达。本该严肃的警情通报,沦为“故事会”和“地摊文学”。

、可能有人会反驳说,不迎合部分网民的猎奇娱乐心理,哪来的流量和粉丝呢?

的确,如此做法或许能够带动个别文章的流量增长。但要知道,政务新媒体的核心资产不在于流量高低、粉丝多少,而是其作为党政机关信息发布平台所具有的公信力。

如果生硬添加娱乐化、庸俗化元素,不仅稀释了官微有价值的信息,还很可能误导民众对信息本身的理解。结果就是,应该知道的没有知道,不必知道的却被诱导点开看了不少。

当人们无法通过政务新媒体获取关键信息甚至经常看到不当、错误言论发布,就会消解政务发布的严肃性、权威性。长此以往,跟老百姓的距离未必拉近,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和社会形象倒可能折损不少。

当然,让政务信息通俗易懂、喜闻乐见,本身无可厚非。但要在严肃性和娱乐性之间拿捏有度,既不能卖萌过头、搞笑过度,也不能忽略内容质量、片面追求形式上的创新。

比如,网上流行的由地方官微制作的普法系列短剧,通过犯罪嫌疑人视角的另类演绎,将涉及电信诈骗、传销、酒驾等违法行为的法律知识展示给受众,传播效果就不错。

但也有一些普法短剧本末倒置,为了搞笑而搞笑,真正需要普及的法律知识却被忽视。因此被网友质疑“搞笑有余、普法不足”,与其大费周章地演绎,还不如直接把相关法律条文摆出来。

毕竟,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部分,政务新媒体应当严格区别于“大V”、网红,必须保持相当的权威性、严谨性。                                                                                          

、要办好政务新媒体,必须找准自身定位。关键一点,是要紧扣“政务”这一根本。

说到底,政务上网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问政于民、服务群众,因此要更多地承担政务信息发布的功能。该发布的信息及时发布,该解读的政策及时引导,该回应的问题及时回应,有话好好说,有效纾解网民心结。

此前,国务院办公厅曾印发《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检查指标》和《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监管工作年度考核指标》,对政府网站和政务新媒体的运行和考核制定了严格标准。

从文件内容来看,粉丝量、转发数和点赞量等硬性数据将不再是政务新媒体考核的重点,是否及时发布更新、与网民是否形成有效互动成了考核的“单项否决”指标。

这意味着评判政务新媒体办得怎么样,不再只关注流量高低、粉丝多少,而是看对网友诉求是否及时回应、为群众办事是否切实便捷高效。

这显然是对政务新媒体定位和初衷的回归。

(来源:“学习小组”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