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领域亦是如此。国家加大对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引导和产业扶持,统筹、协调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大力推动对外文化贸易,积极拓展海外文化市场,建立以政府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对外文化贸易机制,加强中华文化网络建设,使之成为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和平台。
随着我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信息经济蓬勃发展、网络空间日渐清朗,互联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网络强国”,表明互联网发展将进入全新的时代,亿万人民将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制定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和发展蓝图,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发展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并就网络强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一个个论断、一系列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互联网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指明了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关切和新贡献。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相继举办,两次盛会的共同议题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的是,一个在现实空间进行,一个在网络空间开展。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很多国家还停留在口头上。相比之下,中国不仅制定了富有远见的发展规划,而且脚踏实地一步步落实。这是中国制度优势的体现,这种制度优势正在使一个人口大国崛起为数字经济大国。
从1994年第一次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到如今,固定带宽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5%的行政村,7亿网民数量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在线支付、城市服务、理财应用、云端平台……在中国,从生活到生产,几乎一切场景都可以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端口联结起来。
“乌镇的水,利万物而不争;乌镇的桥,跨千年而通未来。”“刷脸”进景区、扫码呼叫摇橹船和游览车、逛阿里无人超市……今年的乌镇,新增的智能化元素又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事实上,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只是一个浓缩展现“互联网+”的中国样本,其背后是中国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堪为世界第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万亿元,位居全球之首。
12月3日至5日,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共设置了20个分论坛,其中“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汇集了400余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此外大会还将发布一批今年全球互联网领域最领先的科技成果。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