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网络强国。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并就网络强国建设作出重大部署。一个个论断、一系列部署,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互联网发展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指明了中国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新时代中国对世界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新关切和新贡献。党的十九大闭幕后,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相继举办,两次盛会的共同议题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同的是,一个在现实空间进行,一个在网络空间开展。
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很多国家还停留在口头上。相比之下,中国不仅制定了富有远见的发展规划,而且脚踏实地一步步落实。这是中国制度优势的体现,这种制度优势正在使一个人口大国崛起为数字经济大国。
从1994年第一次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到如今,固定带宽已覆盖全国所有城市、乡镇和95%的行政村,7亿网民数量世界第一,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
在线支付、城市服务、理财应用、云端平台……在中国,从生活到生产,几乎一切场景都可以通过这一个小小的端口联结起来。
“乌镇的水,利万物而不争;乌镇的桥,跨千年而通未来。”“刷脸”进景区、扫码呼叫摇橹船和游览车、逛阿里无人超市……今年的乌镇,新增的智能化元素又给大家带来了不小的惊喜。事实上,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乌镇只是一个浓缩展现“互联网+”的中国样本,其背后是中国互联网的井喷式发展:网民规模已达7.51亿,堪为世界第一;移动支付交易规模超过81万亿元,位居全球之首。
12月3日至5日,由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将在浙江乌镇举办。本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主题是“发展数字经济 促进开放共享——携手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大会共设置了20个分论坛,其中“互联网之光博览会”汇集了400余家全球知名的互联网企业和创新型企业。此外大会还将发布一批今年全球互联网领域最领先的科技成果。
网信事业,代表新的生产力、新的发展方向。发展网信事业,全球竞相发力;建设网络强国,我们扬帆远航。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新时代有许多新特点,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纳米机器人“钻进”眼球帮助修复眼球损伤;智能灰尘“飘进”化学工厂不间断检测任何微量的化学物质泄漏;3D打印“植进”我们的生活圈打印衣服、食物甚至机器……在日前举行的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上,这些颇具科幻感的创新给人带来极大震撼。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