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桐乡,志愿文化已经渗透到每个角落,滋养着这座城市,成为文明风尚的新“地标”。因为志愿服务,桐乡展现出更富意蕴的美……
“环卫工人每天都起早贪黑、坚守岗位,使我们的城市更美丽,让我们的出行更舒适。希望大家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保护环境,并且多多关心和理解他们。”志愿者徐志辉说道。
活跃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潮乡志愿者们用爱心和奉献精神汇聚正能量,得了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海宁团市委将继续通过线上平台宣传和线下队伍,积极组织开展志愿者相关服务,号召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争做文明人,积极参与到创建文明城市的热潮中来。
日前,屠甸镇荣星村的暑期护绿小志愿者在不久前刚建成的“村地标”周边给树木浇水,向过往村民倡导爱绿护绿的意识。据悉,荣星村以推进形态美、环境美、产业美、人文美的乡村休闲旅游大景区为抓手,目前正创建国家AAA级景区。
其实,潘友章老人参加的志愿活动不少,除了清理小广告,还清理路边的公共设施、捡拾垃圾、参加夜巡、管理社区老年大学等。老人还加入了社区的一个金晖助老帮困服务站,时常帮助那些高龄、困难、空巢老人,与他们聊聊天,为他们送去关怀和温暖。前两年,受寒潮的影响,西门小区、上房小区的自来水表、楼道立管部分冻裂,潘友章老人就带着志愿者为小区居民包扎、保温水管,示范怎么操作。
“我的女儿啊,把教师这份职业看得比生命还宝贵。”“最后一堂课讲完她就彻底放松了,我们知道学生就是她的精神支柱……”浙江省温州市人民大会堂内,陈莹丽的父亲陈玉臣用哽咽的声音讲述,现场听众几度落泪。
7月31日晚上7点,“小舞台·倡文明”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暨2017海宁市丁桥镇村际文化走亲交流晚会金扬村如期举行。
“感谢夏爷爷,激励我们努力学习,将来能用自己所学回馈社会。”7月7日上午,濮院镇政府会议室里坐满了学生和家长,翔云小学603班学生姜铭宇的话,道出了在场优秀学子们的心声。当天,濮院镇夏氏家族教育基金颁奖仪式举行,51名学生受益于该基金,总计发放奖励资金4.8万元。而这已是夏氏家族教育基金启动的第三个年头,善举还在继续。
发布时间 / 2017-08-08 10:31
“徐大爷在家吗?我是家麒呀。”7月29日下午三点,太阳晒得水泥地滚滚发烫。在桐乡市崇福镇崇德社区,19岁的大学生志愿者范家麒与其他几名孩子一道,在社区干部冯洁带领下,头戴小红帽,身着红马甲,拎着清凉用品,走街串巷,挨个叩响了社区孤寡老人的门。
如火的骄阳,飘扬的队旗,鲜艳的红马甲,忙碌的身影,流淌的汗珠……8月3日上午,海宁市硖石街道群园社区的蓝天下闪现着一道道别样的亮丽风景线,社区“小蜜蜂”少儿志愿服务队正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
关注网信浙江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