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查询 登录 | 注册
  1. 首页
  2. 资讯要闻
  3. 网络热梗:及时捕捉大众情绪的透气孔

网络热梗:及时捕捉大众情绪的透气孔

发布时间:2023-05-24 14:46 分享到: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平台的发展,网络热梗的迭代更新让人猝不及防,常给人“一不小心就脱离了时代”之感。从用“大肠包小肠”形容人生无常,到仿照“飘飘然”组词组出“么么哒”,变化不居的网络热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藏有隐忧。

梗是一种符号,具有典故的意味,大多源于网民对生活、热点议题的再生产。一些网言网语通过社交平台进行传播,随后引发群体的价值共创和反复引用,不断丰富其内涵,增添时代特色。由于这些网言网语能引发群体成员的价值共鸣,并强化群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它能在短期之内成为迅速传播的“社会方言”——网络热梗。

一时口误成热梗,触景生情获共鸣

综合分析,常见的网络热梗有以下四个类别:

谐音搞笑梗。这些梗通常源于某个地域的口音或某次口误,与地域、圈层有很大关系,因以社交平台为依托逐渐变异传播。表面属于与己无害、与他无伤的玩笑话,但话音之外也具有某种提示的意味。如“栓Q”,由英语“thank you”的读音衍生。源于广西桂林阳朔县某农民在直播结尾处用略显搞笑的发音说了“栓Q”表示谢意,迅速成为全网流行的网络热梗,现在常被用来表达很无语的状态或是非常厌烦的情绪,如“我真的栓Q”意思是“这无语程度直线上升”。

再如,PUA(CPU/KTV/PPT/ICU),这个梗出自演员许娣的一段采访。当记者提问:“当被男朋友说不好看时该怎么办?”许娣原本想说“他在PUA你”,结果嘴瓢说成了“他在CPU你”。后来更是衍生出了一堆离谱的版本,比如KTV/PPT/SUV/ICU/KFC等等,意思是对方从精神上控制你,对你进行言语或者行为打击,让你失去自信、迷失自我,从而对他(她)言听计从。“当有人说你被人KTV了、你被人CPU了或你被人ICU了等,意思都是你被人PUA了”。

现象融情梗。这些梗来源于网民总结自身经历或遭遇,常用作表达由于某些限制因素,自身无法匹配某些期待、需求,是寻求自我解围或表达自嘲的一种方式。如,“嘴替”是指能够代替自己表达心声的人。虽然想对某些事情发表看法和见解,但由于口才不行或顾虑太多,往往词不达意。这个时候就需要互联网“嘴替”上场,能用言简意赅、一针见血的语言替大家发声。“嘴替”表达了网民对精彩言论的肯定和对敢于发声者的褒扬,同时也是对自身表达能力的自嘲。

再如,“雪糕刺客”,是说未明码标价的雪糕“潜伏”在便利店的冰柜中,看起来其貌不扬,等到了结账时,就用意想不到的高价“刺你一剑”。有“社交恐惧症”的消费者往往不好意思放回去,只得忍痛买下。后来,“XX刺客”比喻对某种商品价格表示吃惊,也是网民对消费能力的自嘲。

故事说理梗。这些梗通常来源于历史故事、电影情节、电视剧或动画片等桥段,一梗一故事,暗含着某种警示或哲理。如“王宝钏挖野菜”源自电视剧《薛平贵与王宝钏》,讽刺那些像王宝钏一样的“恋爱脑”,只看爱情,不看现实。网民提醒自己,理性恋爱,不然就会是“王宝钏挖野菜”。

“大肠包小肠”原本是一种台湾小吃,因动画片《海绵宝宝》中章鱼哥的台词“well,it was fun while it lasted”被台湾版配音翻译成了“人生无常大肠包小肠”而火爆“出圈”,表达的是谁也无法预料到接下来是开心还是难过,劝告人们应该保持乐观宽容的心态。

反义表达梗。反话正说(亦或正话反说),形式为单字、单词重复,如“好好好好好”“对对对对对对”“赞赞赞赞赞赞”,表示“我不同意你,但也懒得反驳你”“失望,放弃沟通”。此外,还有“所以呢所以呢所以呢所以呢”,表示“你给出的理由不足以说服我,有没有更有说服力的内容”;“笑死笑死”,表示“不相信所见的内容,甚至感觉荒谬”;“不会吧不会吧不会吧”,表示“对某一个观点极端嘲讽,拒绝沟通”。

来得快去得快,一旦大家都懂了,也离更新迭代不远了

时效性。网络热梗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体系,每时每刻都有新梗在代替老梗。来源可能是超话中的一条微博或评论,也可能是某公众号评论区精选回复中赞数较高的几条。总之,网络热梗来得快去得也快。

圈层化。圈内人互动是梗的一大来源。大家都希望自己玩的梗被看见、被接受、被传播,而一旦内部梗受到青睐,就意味着大家都懂了,它也就离被更新迭代不远了。

浅思考。网络热梗一般没有深刻的思想价值。梗其实是一种对旧价值体系、对宏大叙事的消解,这种消解通过拒斥或以戏谑方式复述传统话语来实现。

及时捕捉大众情绪的透气孔

热梗起源于网络,但不限于网络。当某个梗有了一定的热度时,在现实生活中也会不断出现,所以不论网上网下,网络热梗具有一定积极价值。

一是能够满足受众情绪的表达。若生活中遇到不顺和落差,利用网络热梗自嘲和反讽也是一种黑色幽默。例如,在现实中无法化解身为“工具人”的痛苦时,在网络社群中和有着相似经历的人交流能更好地释放压力,看似无厘头又好笑的话语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年轻人宣泄情绪。网络热梗的背后,是网民表达情绪的出口,也是及时捕捉大众情绪的透气孔。

二是能够开拓社交场景。互联网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网络热梗进入大众视野,成为了虚拟社会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作为网络文化发展的产物,网络热梗以其无与伦比的传播速度和巨大的影响力走入线下,直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大众传媒的话语体系之中,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调味剂。

仿照“飘飘然”组词,有人写“么么哒”,网络流行语对日常生活产生广泛影响

网络热梗虽然不同于恶俗烂梗,但是过度使用依然存在隐忧。

一是过度使用的网络热梗会对现有文化形成入侵或冲击。网上显示中小学语文试卷中,学生时常用网言网语、网络热梗做答,让教师一头雾水。比如,某小学试题要求学生用“巴”字组词,某学生组词为“上巴”。“上巴”是个网络词汇,与下巴相对,指人中,但在现有的语文标准下,“上巴”根本不算一个词语。又如,有试题要求学生仿照“飘飘然”组词,答案不乏网络热词,甚至连“么么哒”都写在卷子上。这些答案让人在忍俊不禁的同时不免担忧,过度使用网络用语将使日常用语和书面用语遭到网络流行语的入侵。

二是谨防网络热梗与社会热点事件绑定,高速传播挤占注意力。网络热梗病毒式传播和易被跟风模仿的特点,抢占了网民有限的注意力,一旦与社会热点事件结合,很容易向舆论场释放严肃事件被高度娱乐化的情绪。

三是谨防网络热梗掩盖社会问题。梗看似玩笑,实则表达不满,但很难被相关部门监测和发现,不利于民意的真实有效沟通。如反义表达梗中,“好好好好好”“对对对对对对”“赞赞赞赞赞赞”与表达的意思恰恰相反,简化的表达方式隐藏着复杂的社会现实,被掩盖的社会情绪将会在同类梗中不断积蓄。尽管梗的原始含义在不断演化的过程中被逐渐淡忘,但其背后的消极情绪仍然值得警惕。

网络用语充斥各种表达空间,无论工作沟通还是生活表达,都给大家带来了些许欢乐。但要注意的是,网络热梗不同于恶俗烂梗,有别于低俗、暴力、色情等低俗内容。我们欢迎那些充满机趣、活泼生动的网络热梗,但对恶俗烂梗、污秽表达必须坚决说“不”。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HMHz2l8eyeqGM_98EfvNFw)